京财时报

美联储迎鹰派时代,中国不存在“跟随加息”压力

http://www.jingcsb.com/ 来源:第一财经APP 发布时间:2018-03-22 23:11:09

加息不再一拖再拖,美联储正式迎来“鹰派时代”。

北京时间22日凌晨2时,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将联邦基金利率提升25个基点至1.5%~1.75%,预计全年加息3次(即还有2次),而非普遍担心的4次,但支持全年加息4次的委员较去年12月上升,预计2019年加息次数从2次提升至3次,且2020年将再加息2次,皆高于去年预测。这也是美联储新任主席鲍威尔首次主持议息会议。

当天上午,中国央行并没有在存贷款基准利率层面跟进,而是选择在逆回购利率上进行象征性微调——上调5个基点,回应美联储加息。近期,国内各界普遍担忧,随着美联储的不断加息,中美利差扩大,中国未来会否存在持续“跟随加息”的压力,尤其是基准利率。

“国内通胀水平依然平稳,加上汇率层面没有明显贬值压力的话,央行依然可以静观其变,不必急于采取行动。鉴于央行调整基准利率背后往往是需要向市场释放某种信号,如果经济基本面没有明显变化,而单纯为了跟随加息而加息,本身向市场传递的信号会比较模糊。”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中国央行参事盛松成此前对记者表示:“频繁地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不利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应尽可能让银行自主选择浮动幅度和比例,自主定价。”事实上,国内利率市场化的程度已经很高,银行负债成本在攀升,贷款利率已经在上行,2017年非金融机构及其他部门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一般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上升了36和74个基点。

美联储迎鹰派时代,中国不存在“跟随加息”压力

美联储新任主席鲍威尔

鹰派美联储

鲍威尔当天强调,美联储应避免两大风险:加息太快导致通胀长期处于2%的目标位下,以致损害美联储信用;加息太慢导致经济过热,促使美联储此后加速提息,引发衰退。对于这位新任主席的FOMC加息“首秀”,各界普遍认为,鲍威尔“言出必行”,美联储正式进入“鹰派时代”。

鲍威尔表示,过去三个月,美国平均每月新增就业24万人,远超长期劳动力市场对新入者的吸纳能力;失业率从金融危机后10%高位降至4.1%,劳动参与率不断上升。此外,一系列因素都支持经济继续走强。

根据FOMC最新发布的经济展望,FOMC委员对联邦基金利率的预测中位数——2018为2.1%(去年12月为2.1%),2019年为2.9%(去年12月为2.7%),2020年为3.4%(去年12月为3.1%),后两年皆高于去年12月的预测,显示美联储认为未来利率曲线将更加陡峭。

同时,美联储预计今年底失业率将下降至3.8%,且预计2018年的核心PCE为1.9%,明年为2%,2020年将达2.1%。可见,通胀已不对加息构成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联储维持全年加息3次的预测,但是预计今年总计加息4次的人数明显增加,去年12月时在16人中有4人,今年则是15人中有7人。交易员预计年内加息四次的概率约为40%。

美联储迎鹰派时代,中国不存在“跟随加息”压力

富达国际多元资产基金经理尼克·彼得斯(Nick Peters)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不要被点阵图中值预期及其预示的2018年仍将只加息3次所迷惑。准确来说,会议上官员对于加息3次还是4次的意见基本是五五开,加息4次的可能性真实存在,不过2018年也许并不是最重要的时间点。根据点阵图,2019年可能再度加息一次,2020年会加息一次甚至更多,这也就意味着,美联储届时将在实质意义上转入紧缩状态。”

中国无须跟涨“基准利率”

随着美联储加息,各大市场也似乎闻风而动。

同日,中国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55%,较前小幅提升5个基点。此外,因今日有1600亿元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回笼1500亿元。

逆回购是指央行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将来特定日期买回。也就是说,逆回购利率提高,就意味着银行从央行那里借钱的成本提高了。不过机构表示,中国的5个基点只是象征性地微调。

尽管当日实现净回笼1500亿元,“但考虑到近期可能有大量财政支出下放,当前国内市场流动性相对来说还是适度的。因此,市场不必过于担忧利率上调可能对逐渐稳定的国债市场形成较大冲击。”交通银行首席金融分析师鄂永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各界更为关注的是,公开市场利率的攀升会否进一步传导至实体经济,即大幅推升存贷款基准利率。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京财时报(www.jingcsb.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热文推荐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房产 | 娱乐 | 旅游 | 时尚 | 生活 | 科技 | 健康 | 汽车 | 教育 | 今日北京 | 电子报

Copyright © 2008-2016 备案号:京ICP备09109218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84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20080118
关于同意京财时报设立互联网站并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批复

友情链接: 大粤日报 时尚周刊 京晨晚报 投资观察界 新讯网 西北商报网 万亿财富网 中国投资界 新尧网 中国证券期货 广东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