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财时报

发挥健康保险核心作用 共建共享大健康生态圈

http://www.jingcsb.com/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1-14 16:11:01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民健康事业。健康产业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既让我们每个人看到了自己未来的美好生活,也为包括健康保险在内的医疗健康产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一、我国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空间广阔,社会呼唤着我们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尽快做大做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政策红利、改革红利和需求红利加速释放,我国医疗健康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将步入快速成长的黄金“长周期”,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一)顶层设计实现重大突破,医疗健康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加大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是人民幸福的起点,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福祉的永续追求。从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康中国建设新目标,到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全面部署推进,再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出台,党中央吹响了健康中国建设的冲锋号,按下了保障人民健康的快进键。按照党的十九大标定的时间节点,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的健康国家。在这一征程中,健康中国建设将迈出坚实步伐,国民健康政策更加完善,医疗健康产业快速发展,通过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有望开启医疗健康产业万亿级市场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指引下,通过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经济提质增效、结构进一步优化,包括健康保险在内的医疗健康产业有望成为新的发展动能。从国际上看,目前全球股票市值中,医疗健康产业相关股票的市值约占总市值的13%左右。美国医疗健康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GDP占比超过17%,其他经合组织国家一般达到10%左右,我国仅为5%左右。2020年,我国医疗健康产业要达到8万亿元(目前约为4万亿元左右),2030年达到16万亿元,发展空间巨大。

  (三)医疗健康需求快速释放,刚性特征更加明显

  目前,我国已迈入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人民群众的消费意愿日益提高,对服务类需求正加速释放。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两孩政策的全面放开,优质健康保障和健康服务成为群众的刚性需求。2016 年我国城市化率为 57%,预计 2020 年达到 60%;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31亿人,占总人口16.7%,预计到2020年,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考虑到老年人口具有疾病发生率高、治疗过程长、医疗花费大的特点,虽然“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但“健康红利”将成为消费升级的新方向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数据显示,我国卫生总费用由 2007年的1万亿元增至 2016年的 4.6万亿元,十年增长了3.6倍;总诊疗人次数从2007年的28亿人次增长到2016年的79亿人次,十年增长了2倍。

  综合上述分析,医疗健康产业正面临历史性机遇。正如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所说,人类的财富经历了土地革命、工业革命、商业革命和网络革命之后,即将到来的财富第五波将是医疗健康的革命。

  二、发挥健康保险支付方的作用,共建共享大健康生态圈

  健康保险作为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在产业链中处于核心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产业链上下游相关方的融合器。健康保险具有协作医疗健康资源的天然优势,强化支付方的角色定位,可以连接产业链条上的上下游资源,给其带来丰富的客户资源,将群众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购买力,促进医药养护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如在美国,医疗保障覆盖的总人群中,健康保险覆盖人群占比达到63%,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占医疗总费用的比重达到35%;上市医院收入来源中,来自健康保险的收入占比超过55%。

  二是医疗资源配置的优化器。发挥市场在优化医药等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升社会治理效率,监督医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上涨,提升医院和医生的收益,推动分级诊疗和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成为政府撬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效抓手。

  三是创新社会治理的保障器。通过发挥市场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可以科学管理基本医保,放大保障效应,与政府合力托举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可以为群众提供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相结合的一揽子服务,使群众不得病、少得病、得了病得到科学适宜的治疗,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京财时报(www.jingcsb.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热文推荐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房产 | 娱乐 | 旅游 | 时尚 | 生活 | 科技 | 健康 | 汽车 | 教育 | 今日北京 | 电子报

Copyright © 2008-2016 备案号:京ICP备09109218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84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20080118
关于同意京财时报设立互联网站并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批复

友情链接: 大粤日报 时尚周刊 京晨晚报 投资观察界 新讯网 西北商报网 万亿财富网 中国投资界 新尧网 中国证券期货 广东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