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财时报

北京今年试点建设4个国际人才社区

http://www.jingcsb.com/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8-02-06 08:12:00

 北京颁发2017年度科学技术奖195项;今年将制定“三城一区”规划,推动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昨天上午,北京市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2018年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会议。会上颁发了2017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共195项成果荣获殊荣。

  其中,一等奖22项,二等奖51项,三等奖122项。获奖成果涵盖纳米材料、生命科学、电子通讯、信息科学等各领域,兼有原始创新、应用创新等环节。

  记者从会上获悉,北京今年将继续大力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三城一区”(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为抓手,实施国际人才社区试点等举措。

  去年重量级原始创新涌现

  2017年度北京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中,涌现出一批重量级原始创新。

  例如一等奖成果“低维纳米碳材料的可控生长及其电学性能研究”开拓了石墨烯可控生长的新概念和新方法,据该项目主持者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刘云圻院士介绍,低维纳米碳材料被认为是最可能替代硅材料的下一代新材料。

  去年一年,北京此类重量级创新为数不少,多次登上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例如在全球首次发现三重简并费米子,为固体材料中电子拓扑态研究开辟了新方向;率先完成酿酒酵母12号染色体的设计与人工化学合成,有助于生命设计和再造;率先研制成功5纳米碳基光电集成电路,性能达到世界最高水平;研制出全球首款人工智能处理器、首个商用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处理器寒武纪。

  同时,北京去年还成立了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如成立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石墨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平台等,在资源整合、组织架构、运行机制、人员引进和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为662位外籍人才办“绿卡”

  北京市科委主任许强指出,北京市在加强科技创新投入的同时,也在探索与世界接轨的科研管理与运行机制。

  尤其是在吸引人才和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方面,北京通过出入境便利化改革试点,为662位外籍人才办理“绿卡”。同时,北京聘请哈佛大学谢晓亮、斯坦福大学张首晟等16位科学家为“中关村海外战略科学家”,累计吸引和培养诺贝尔奖、图灵奖科学家8人,“千人计划”专家1658人,“科技新星”青年科技人才2275人。

  北京市人社局局长徐熙昨天介绍,为支撑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人社局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实现了“脱胎换骨的新变化”。例如,改革职称论文一刀切问题,全面推行职称评价代表作制度,并开设了人工智能、创意设计等新兴行业评价体系。

  去年,人社局出台支持鼓励科研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鼓励科研人员采取兼职、在职创业、离岗创业等6种方式创新创业。目前已有126人受益,其中27人离岗创业。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度北京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呈现出年轻化态势,青年科技人才占比较高。2017年共奖励1514位科研人员,平均年龄42.2岁,其中40岁以下获奖人数为730人,占比近一半。

  ■ 解读

  科技奖新变化:奖金翻一番

  昨天会上公布的一个信息,对北京科技工作者无疑是一个最直接的利好消息——北京市科技奖的奖励标准大幅提升,并已落实在本次评选中。

  据悉,北京在全国率先进行了科技奖奖金额度调整,与往年相比,2017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二、三等奖的奖金从原来20万、10万、5万大幅提高至50万、20万、10万,进一步增强了科研人员的获得感。

  除了奖金,2017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还在两方面实现了提升。

  首先,产生于“三城一区”单位的获奖成果数量比例提高。195项获奖成果中,来自“三城一区”单位的有129项,占比66.2%。特别是在纳米材料、蛋白质化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孕育出世界级的科技成果。

  其次,企业对科技创新的贡献率提升。79项获奖创新成果由企业主持完成,占比40.5%,首次突破四成。一批高成长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脱颖而出,促进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

  ■ 追问

  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今年怎么建?

  “三城一区”规划将出炉,试点4个国际人才社区

  在昨天上午召开的2018年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会议上,北京市科委主任许强介绍了2018年北京市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工作。

  重点工作仍然围绕“三城一区”这个主战场展开。今年上半年,北京将编制完成“三城一区”规划,为确保2020年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今年北京将建设中关村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机制,加大对国内外优秀青年人才来京创业的支持力度。

  朝阳望京、中关村大街、未来科学城和新首钢四个地区,将试点建设国际人才社区,优化医疗待遇、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配套服务。

  怀柔科学城年内将开工建设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等大科学装置,以及新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同时,怀柔科学城将引导民间资本、社会力量、国际资源参与,促进科研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建立与三大科学城的对接转化机制,统筹大兴、通州等空间资源,与顺义、房山协同发展,搭建一批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聚焦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抓好重大项目落地,提高外资引进和开放发展水平,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好“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

  北京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引领全国

  荣获一等奖的中科院化学所“低维纳米碳材料的可控生长及其电学性能研究”项目,开拓了石墨烯可控生长的新概念和新方法,对石墨烯未来在半导体电子器件中的潜在应用有深远意义。

  项目主持人、刘云圻院士认为成绩的取得有三个原因:“我们的成绩得益于国家对基础研究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北京市对科技创新的大力支持,得益于我们团队的共同努力。”

  刘云圻对北京市当前的创新环境充满信心。“北京正在大力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新政策,特别加大了对原始创新的支持力度,这对我们科技工作者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科技创新事业站在了历史新起点。”

  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饶毅也对北京市科技体制改革的力度赞赏有加。他参与过7个中国新型科研改革单位的建设,其中,最近的北京脑科学和类脑研究中心“跨度最大、体制创新范围最广”。

  北京市脑科学和类脑研究中心的建设,采取了很多突破性创新机制,其组织构架保证了独立性和创新活力,还在全球招聘中心主任。

  “亲身经历告诉我,北京市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起着引领全国的作用。”饶毅相信,北京的科技体制改革将继续进行,保证我国科学研究得到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持,并且反哺经济发展。(记者 倪伟)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京财时报(www.jingcsb.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热文推荐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房产 | 娱乐 | 旅游 | 时尚 | 生活 | 科技 | 健康 | 汽车 | 教育 | 今日北京 | 电子报

Copyright © 2008-2016 备案号:京ICP备09109218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84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20080118
关于同意京财时报设立互联网站并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批复

友情链接: 大粤日报 时尚周刊 京晨晚报 投资观察界 新讯网 西北商报网 万亿财富网 中国投资界 新尧网 中国证券期货 广东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