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财时报

核污染”食品侵袭中国背后:跨境电商错在哪儿?

http://www.jingcsb.com/ 来源:网摘 发布时间:2017-03-22 11:42:43

核污染”食品侵袭中国背后:跨境电商错在哪儿?


2011年3月,日本遭遇海啸袭击,随后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核泄漏,并造成了福岛周边地区大范围污染。巧合的是同在2011年,中国跨境电商最早的代表之一洋码头上线。2014年,海关连续发布56号文、57号文,标志中国进入跨境电商时代。

在福岛核泄漏事件之后,为了保证民众的食品安全,中国政府在第一时间出台了相关法规,严禁进口事故周围区域生产的食品。而就在今年315晚会上,却有报道称来自日本核污染区的食品在国内市场售卖,除去相对委屈的无印良品,跨境电商成为了“核污染”食品的主要发售地。

在这个链条上,跨境电商平台对速度和品牌的要求、消费者对日本品牌的盲目信任以及相关部门的不作为都成为了最后恶果出现的关键要素。

无印良品有点无辜

本次3·15晚会上,当调查员揭开贴在无印良品茶饮料瓶身上的中文标签后,露出了“东京都”字样。同时被揭开中文标签的还有出产于新泻县的大米,栃木县的卡乐比麦片,以及同样来自东京都的果酒,而这些地方都在相关部门的禁售名单上。

中国针对日本的确有一个“一都九县”食品进口禁令。它指的是,日本福岛、群马、枥木、茨城、宫城、新潟、长野、埼玉、东京和千叶等10个都县的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饲料暂不能对华出口。这是在2011年第44号公告涉及12都县基础上,于2011年6月调整后的结果。

该禁令由中国国家质量监督与检验检疫总局颁布。2011年日本震灾引发辐射问题之后,很多国家对日本进口食品都颁发了禁令,此后出于各种缘由,陆续有国家解禁,但中国目前还没有解除禁令。

不过无印良品事件发生还不到24小时,事态就产生了翻转。首先是无印良品上海有限公司对被撕标签的两件商品做出声明,并拿出了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随后经上海国检局确认,被曝光的MUJI食品并非来自“核灾区”:东京都。调查方误将公司注册地,当成产品生产地。并且直接遗忘了国检局对进口商品是有报备、检测等规定的。

“为了一点点利润,他们无视消费者的健康,企图用一张中文标签蒙住消费者的双眼,将危险食品送到同胞们的手上。”当天晚会上的解说表示。但事实上,进口食品的中文标签,是中国检疫局要求贴的。

根据《中国进口食品中文版标签规定》来看,食品进口一共有17步流程,进口食品的中文标签需要接受预审核、审核、整改、印标、贴标,而食品本身也要接受商检和报备,在完成上述手续后,再次接受商检检查后,才予以放行。关于对进口食品中文标签的要求,在第三条中明确指出:中文标签必须载明食品原产国或地区。也就是说,贴在进口食品上的中文标签,是在质检局报备,经过审核和批准后,具有对应完整的翻译信息,而被允许在市场上进行销售的。

保守的日本消费品牌

日本企业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并不旺盛。

众所周知,日本国土面积少,资源匮乏,却又人口众多,从很早以前起就确定了“技术立国”的政策。

日本是非常典型的月光族国家,整个社会人群几近100%持有信用卡(不含个人破产人群),这也大大反映出日本市场的强大消费需求。另外,日本有1亿2000万人口,且数据显示日本消费者采购能力却是中国人的5倍以上,是中国出口贸易的第二大国家。

“在中国跨境电商兴起的这几年里,日本品牌商并没有对中国市场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即便中国消费者号称已经攻占了东京,也很少有品牌商愿意单独针对中国进行特殊营销。” 一位日本贸易行的工作人员对腾讯科技表示。

绝大多数日本品牌对中国市场甚至是海外市场并没有表现出生死攸关的态度,在他们看来,国内市场更安全,也足够维系企业生存。

很多和日本公司有接触的工作人员都对腾讯科技表示,日本的商业环境非常现代化但不开放。

根据大昌行社长细贝孝一介绍,在日本即便是一些看起来非常年轻的公司,也都有30年以上的历史,一些看起来规模很小的公司也有上百年历史,这些品牌商都相对保守而稳重。

目前日本的很多化妆品牌都是采用家庭作坊式的生产一两种单品,因此品牌多,产量小。

国内跨境电商企业聚美优品曾跟当地一家生产面膜的明星企业商谈订货,结果需要半年以后才能拿到所需要的商品,因为这家纯手工作坊只有5个员工,且不愿为了聚美优品或者任何渠道扩大产能。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京财时报(www.jingcsb.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热文推荐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房产 | 娱乐 | 旅游 | 时尚 | 生活 | 科技 | 健康 | 汽车 | 教育 | 今日北京 | 电子报

Copyright © 2008-2016 备案号:京ICP备09109218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84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20080118
关于同意京财时报设立互联网站并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批复

友情链接: 大粤日报 时尚周刊 京晨晚报 投资观察界 新讯网 西北商报网 万亿财富网 中国投资界 新尧网 中国证券期货 广东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