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财时报

5G时代来临:智能机全面迎来换机浪潮

http://www.jingcsb.com/ 来源:刘志刚 发布时间:2018-03-04 17:58:49

一年一度的MWC(Mobile World Congress,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又来了,今年的大会主题是“Better Futrue”,意为更好的未来。除了科技公司们秀肌肉,今年最大的亮点无疑就是关于5G的讨论,业界普遍预计,今年5G将从预想变为现实。

5G较之4G网速来讲不啻为鸟枪换大炮,4G使用是特高频段,5G就得往超高频甚至更高的频段。5G的网络传输速率将是4G峰值的100倍。这意味着,在5G时代一部超高清画质的电影1秒内就可以下载完成。而且5G的功耗将低于4G,这从而带来一系列新的无线产品,比如更多智能家居设备和可穿戴计算设备。网络作为互联网的基础设备,其提升加快,对于行业来讲意味着什么那?

万物互联:从空想变为现实

关于物联网的概念已经喊了好多年,如今我们也终于看到了产业落地的曙光。而5G的真正意义其实就在于为万物互联打下基础!如果说3G和4G使人与人相联,那么5G将使万物互联。

由于数字传输效率的大大提升,这使万物之间的联系紧密增强。因而5G或许不仅仅是下一代移动技术,它将是一种全新网络,将万事万物以最优的方式连接起来,这种统一的连接架构将会把移动技术的优势扩展到全新行业,并创造全新商业模式。未来的世界里,每一件物体都有传感器,利用5G实现数据交互,汽车、自行车、手环、眼镜、衣服、鞋子、腰带、冰箱、空调、洗衣机、医疗器材等等,一切物体都可控、交流、定位,彼此协同工作。世界上几乎所有东西都会被连接在一起,超越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上存在多种生态系统,比如自然是一种生态系统,人类是一种生态系统,工业是一种生态系统,信息产业也是一种生态系统,资本和金融也是一种生态系统,每种生态系统都有自己循环结构,生生不息,并不断地趋向平衡。虽然这些生态系统都在向前推进,但是系统与系统之间比较独立。

而一旦到5G 时代,这些系统将打破原来的界限,走向共融,共同组建一个更包容的“大生态系统”,也就是万物互联。

届时,整个世界组建了一个社会性的“大生态系统”,而且这个系统的规则会更加清晰明了,所谓的“主观”情况干扰会越来越少。

跟“人”打交道是一件最复杂的事情,因为人的七情六欲会时刻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人性”在很多时候往往是一种阻碍。但是在未来,人和物、物和物之间的主要沟通将依靠数据,这是一种很客观的东西,它将会遵守我们已经制定好的规则,这也会帮人类省去不少烦恼,人们会感觉越来越轻便、轻松。这也就是一种大网无网的状态!

可以说,4G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更多业务和产业。而5G更是与智能时代密切相关,强大的网络支撑是重点。因为海量的物联网终端需要需要可靠的低成本接入,传统的网络架构的性价比无法满足要求。而随着5G时代的到了或许这将成为整个智能生活的“引爆点”,推动着人类生活品质上升到更高的台阶。

虽说各种5G概念在持续升温,不过对于5G反应最为热烈的要数手机厂商变。也有人认为这势必将引发新一轮的换机潮,5G、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这些已经喊了多念的概念将构成下一代智能手机的核心技术。5G技术的切入门槛明显高于4G,对技术水平以及基础设施的依赖性非常大,群雄逐鹿的手机厂商的格局或也有望得到改变,不过事实真的如此吗?

智能手机迎来全面换机浪潮?

4G手机红利已经逐渐消退,而智能手机作为耐用品,换机周期也比较长。而5G有望成为手机消费升级的一个新风口。

虽说每一代通信技术的革新,都伴随新一轮的红利到来。5G时代的来临自然毋庸置疑,这也引发了手机厂商的热烈反应和期待,国内不少手机厂商也在纷纷跟进,例如华为、中兴等通讯业大佬已经展示了相关的产品。

然而5G它真的会引发很大规模的换机潮吗?在笔者看来,这恐怕并不尽然。而这主要基于以下两各方面判断:

先说第一个方面,从第一次工业明开始,每一次新技术出现,其脚步的快与慢直接关系到当下整体市场的发展,以点连线,以线辐射面的过程,而至于影响的行业、应用及生活方式也同样是个逐步运行的过程。

当初2G时代、3G时代再到如今的4G时代,每次改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便是乘着移动互联网的东风4G网络在它高速发展阶段,那时候时候3G网络还是一样可以用。在基础设施层面上,自2008年4G出现之后,在这过去的几年时间里运营商却依旧没有关闭3G、2G网络。而5G时代同理,虽然它代表更快的网速高高品质的体验,但这并不意味着4G就会完全退出历史的舞台,当然了或许真正感受过5G体验的人肯定不会回到4G,而换机潮确实有,但并没有期待中的那么大,而且是一个持续多年的过程。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京财时报(www.jingcsb.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热文推荐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房产 | 娱乐 | 旅游 | 时尚 | 生活 | 科技 | 健康 | 汽车 | 教育 | 今日北京 | 电子报

Copyright © 2008-2016 备案号:京ICP备09109218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84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20080118
关于同意京财时报设立互联网站并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批复

友情链接: 大粤日报 时尚周刊 京晨晚报 投资观察界 新讯网 西北商报网 万亿财富网 中国投资界 新尧网 中国证券期货 广东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