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财时报

上海式吃穿里的时光印记:香脆油墩子、时尚旗袍

http://www.jingcsb.com/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1-14 21:10:33

  仙霞路上阿四裁缝店,能改LV也能做西服

  1991年,朱新民21岁,那一年他来到上海,学起了裁缝这门手艺。如今27年过去,朱新民成了名副其实的老裁缝。

  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各个地方的人带着自己的看家本事来到这里打拼。双手灵活、心思细密的江南人擅长做手工活计,江浙的宁波、苏州等地来的裁缝师傅,特别受到上海人的欢迎,老上海的裁缝铺子,几乎都是这些裁缝师傅开的。朱新民是江苏泰兴人,在家中排行第四,所以开的裁缝店叫“阿四裁缝店”。

  “阿四裁缝店”是2009年开的,当时朱新民工作的布店关了,于是自己开了家店。21岁才开始学裁缝,在学艺界算是很晚的,“我原先在厂里工作,但早年裁缝吃香,家乡那边很多人都是裁缝,父母就让我找同乡学门手艺”,所以他来到了上海,找了一位同乡的裁缝师傅学习,前前后后一共学了四年才算出师。

  裁缝店的店面不大,10来平方米的房间,对着窗口的是一台缝纫机,一面堆了布料和熨烫机,另一面挂着做好的西服、大衣、礼服等,还放了一张沙发。因为家在花桥,离长宁区很远,路上花的时间多,碰上活儿多的时候,沙发一拉下来,朱新民就直接睡在店里。朱新民的妻子平时在店里帮忙打下手,她说虽然丈夫已经是老裁缝了,但开裁缝店不是一个人能做的事情,很多零碎活都需要有人帮忙。

  进到店里需要从旁边的仙乐小区穿进去,但来过的老顾客都熟门熟路。储阿姨就是阿四裁缝店的老顾客,那天她来取自己之前送来改的大衣。大衣是15年前的款式,小翻领、单排扣、直筒设计,样子是可以穿很多年的经典款,没有太多流行元素。“年轻的时候好穿,现在年纪大了,(身材)不好穿了”,储阿姨经朋友介绍来过这家店,觉得裁缝“阿四”手艺不错,就把家里的大衣拿过来改。她家住普陀环球港附近,离裁缝店不算近,是特地赶来的。她说现在都去商场买现成的衣服,裁缝店很少见了,但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需要裁缝店。

  主顾几人讨论,夏天的真丝、亚麻衣服,冬天的羊毛、羊绒大衣围巾,一旦有破损,因为料子贵直接扔也不舍得,所以需要有织补的地方。“织织补补必不可少的。”朱新民说,上海是一个很讲究美的城市,只是维护、增添服装美的裁缝店这几年越发少了。

  裁缝店变少的原因除了时代变化以外,还因为对年轻人来说,手工制作服装不再是一个有吸引力的职业。“现在做裁缝的人越来越少,裁缝是要沉下心来学的,现在的人就是脑子里面想多赚点钱,沉不下心来的,沉不下心来的。”说起裁缝职业的现状,他不无感慨地说道。朱新民以前也带过徒弟,不过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人要学,现在的话,好多年大家也不学裁缝了,真的没人学了”。他带的最后一个徒弟学了两年改行做理发生意,后来又卖服装,过年回家碰上朱新民,徒弟对还在做裁缝的师傅说,师傅你就是墨守成规,不懂得创新。

  朱新民说自己确实不懂徒弟口中的创新,学了裁缝这门手艺,一直以来也就吃这口饭,没想过改行,“我感谢我的父母亲,让我学了这门手艺,可以靠手艺吃饭”。早年间家里四个兄弟姐妹都是裁缝,但现在只有他一个人还在坚持。妻子也说像朱新民这样的裁缝基本都在40岁以上,近些年也没人学裁缝这门手艺,以后裁缝店只会越来越少,“改衣服都没地方去了”。

  说起裁缝行业这些年的变化,朱新民说其实自己错过了裁缝的鼎盛期。他1991年开始学裁缝时,找裁缝上门做衣服的人基本上就很少了。此后数年间,随着工业化生产的发展,近几年还有网络购物带来的冲击,裁缝店的生意越来越难做。好在目前来说,店里的生意还过得去,“做下来一批老顾客”,手艺好,老顾客满意,信得过他,久而久之口碑也就传出去了。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京财时报(www.jingcsb.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热文推荐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房产 | 娱乐 | 旅游 | 时尚 | 生活 | 科技 | 健康 | 汽车 | 教育 | 今日北京 | 电子报

Copyright © 2008-2016 备案号:京ICP备09109218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84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20080118
关于同意京财时报设立互联网站并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批复

友情链接: 大粤日报 时尚周刊 京晨晚报 投资观察界 新讯网 西北商报网 万亿财富网 中国投资界 新尧网 中国证券期货 广东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