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财时报

万圣节惊悚妆当事人回应 大叔痛斥万圣节惊悚妆女孩

http://www.jingcsb.com/ 来源:京财时报 发布时间:2018-11-02 13:30:24

原标题:万圣节惊悚妆当事人回应 大叔痛斥万圣节惊悚妆女孩

万圣节前夕,在青岛的地铁上出现一些打扮怪异的乘客,一个中年大叔看不惯便“破口大骂”:“人不人,鬼不鬼”。与此同时,女孩则反驳“要你管,你闭嘴”。对于这样的事情,社交媒体上也是各种争论。但从整体舆论趋向来看,却比较倾向大叔一方。只是这种倾向的层面,却不能一概而论。

通常来看,西方的“万圣节”和东方的“鬼节”好像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事实上,差距却很大。西方的“万圣节”偏重生者的欢乐,东方的“鬼节”趋向死者的慰藉。所以,出现文化上的异见自然是很正常的。但是,从具体的事情来看,又不完全是文化对冲,也存在情境涉入的问题。

坦白讲,对于这种引进式的文化,本来行为方式就较为怪异,所以,在表现的时候,适当的环境属于最基本的要素。而作为一些年轻人,在公序良俗较为保守的环境下“扮鬼”,自然会遭遇各种“诟病”。但是,诟病归诟病,大叔的破口大骂着实还是有些过激。

所以,从更全面的维度上看问题,似乎大叔痛斥万圣节“惊悚妆”女孩,终归还是“极品人设”之间的对冲。就现代社会而言,已经越来越趋向文化全球化,无论是西方的,还是东方的,都属于世界的。当然,文化的渐入必定是缓慢的,同样的文化体系,可能融入的过程也会有所不同。

就万圣节来讲,在东方社会的接纳程度,很明显比圣诞节要差一些。甚至,就文化节庆的引入,也都会进行一定的改良。过去十多年,每到圣诞节,人们都会争议“过不过的问题”,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大趋势,现在已经变成“怎么过的问题”。不得不说,文化的交融是无声的,也是突变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万圣节在不久的将来,也可能会逐步被接纳,成为丰富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就大叔痛斥万圣节“惊悚妆”女孩的事情,也不要陷入偏见洪流,让文化“交融”变成文化“排斥”。很多事情,不能仅靠眼前的光景判断优劣,尤其关于观念突破的问题,至少需要十年之长,才能有所见地。

之所以这样宏大的讲,是因为文化的渐入是缓慢的。甚至,基于世俗成见层面的冲突,需要几代人的观念净化才能有所突破。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葬礼的风俗,父辈的观念和子女的观念就会有所不同,甚至城市的观念和乡村的观念也会不同,讲的更大一些地域之间也有差异。

如若以好坏之分论高下,似乎永远没有结果。但是,作为风俗的融合,有时候真的也很微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无神论者和有神论者,也没有很严格的界限。而这种模糊感实际上就是一种融合。虽然不完全认同彼此的存在,但是却能共同的完成基本的仪式,这个真的不简单。

但是,人们往往却忽略这种融合,却在显而易见的问题上进行各种争端。事实上,文化的传承本就是一种异化的过程。没有什么文化,可以恒久不变。所有的变化都是在探索生命本身。就比如“西方的万圣节”和“东方的鬼节”而言,都是在对生死进行异化的演绎,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强调的形式不同而已。

所以就“大叔痛斥万圣节惊悚妆女孩”争议,主要缘于人们对于“极品人设”过分悲观。事实上,对于很多人来讲,即便不喜欢过多引入异域文化,只要大的层面上不影响自己的正常活动,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作为破口大骂的大叔来讲,显然有失体面。

不喜欢可以不看,或者绕道而行,没必要非的上纲上线,进行道德层面的激化性讨伐。这种较为苛责的,单向的,粗鲁的的评价方式,非但不会让文化融合,反而可能走向文化对抗。这不仅是个体之间的一种尴尬,也是文化之间的一种冲突。从长远来看,对个体和社会都是一定的阻碍力量。

所以,当我们看到“人不人,鬼不鬼”对冲“要你管,你闭嘴”时,唯一能做的就是劝架,而对于共识层面的达成,好像也并没有那么容易。过去我们强调代际问题,事实上,比起代际的问题,群体认知上的差距可能更为严峻。所以,对于胡适先生曾经提到的“容忍比自由更重要”,或许在当下社会中更为需要。

于此,在争辩中给对手以自由,给自己以约束。也只有如此大叔才能“好好说话”,女孩才能“择境而动”,要不然大叔将会陷入流氓主义的苛责之道,女孩将陷入叛逆主义破局之道。总之,谁也看不上谁,谁也不喜欢谁,在共处的世界中,唯有对垒的尴尬显得坚挺无比。

平心而论,这是当下社会缺乏共识思维的结果,人们太喜欢表达好恶,并以为这种自由无可辩驳。但是,从长远来看,这却是对多元文明最可怕的打击。说到底,东方的和西方的并不遥远,万圣节和圣诞节并不完全不可接受,可最大的问题是,为何不能以借鉴的心态去接纳呢?

这似乎算是一个较为艰涩的问题,但是,对于一个深处在多元文明必由之路的交点上,这样的问题却又不可回避。文化的交融,科技的交融,基因的交融,流俗的交融,在某种程度上将越来越边界模糊。没有什么是绝对的西方化,也没有什么是绝对的东方化。从本质上讲,全球化让人类更接近人性。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京财时报(www.jingcsb.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热文推荐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房产 | 娱乐 | 旅游 | 时尚 | 生活 | 科技 | 健康 | 汽车 | 教育 | 今日北京 | 电子报

Copyright © 2008-2016 备案号:京ICP备09109218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84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20080118
关于同意京财时报设立互联网站并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批复

友情链接: 大粤日报 时尚周刊 京晨晚报 投资观察界 新讯网 西北商报网 万亿财富网 中国投资界 新尧网 中国证券期货 广东晨报